中超各队起名同质化,中超各队新队名同质化严重

资料图

广州队对江苏队,青岛人对大连人……在新赛季的中超赛场上,你或许会频频看到这样的对阵。

据最新报道,为了符合中国足协职业足球俱乐部“中性命名”的要求,目前在中超诸强中,至少有3支球队取名“某某人”,另有4支球队想要取名“某某队”。

有网友就调侃,这哪里是中超,更像全运会。还有网友笑言,这是要向“人类大战”发展。

显然,从目前曝光的各队新队名看,情况并不理想,同质化严重,只有“津门虎”(原天津泰达),接近足协的更名标准:“体现地域传统文化、历史风俗、人文精神或俱乐部理念等特色”。更多的新队名“去企业化”是去了,可惜并不“紧接地气”。

其实,要取中性名,各队可选项很多。

比如仅仅一个武汉队,网友就脑洞大开,贡献出了“武汉不凡”“武汉超凡”“武汉闲庭”“武汉信步”“武汉通衢”“武汉黄鹤楼”乃至“武汉热干面”……其中有玩笑的成分,但总比一个粗暴而简单的“武汉队”更接地气,更显地域文化特色。

难道各支俱乐部的头头脑脑们都不如网友更有文化?

按照我的粗浅理解,足协有关球队更名的改革,不只是要去企业化,吸引多元投资,更是为了体现中国足球的文化特色,提倡“打造百年俱乐部”之类。

想法一点错也没有,但可能是药下得有点猛,各队从心理层面,并没有完全接受。“某某队”“某某人”的简单命名,并不足以作为各俱乐部没文化的证明。

然而,一个本来旨在促进足球文化发展的改革举措,最终落地时却难逃“没文化”的指责,这终究是一件很尴尬的事。

曾记得早些年,足坛名将李玮峰在出国转了一圈后,就感叹说,中国足球最缺少的就是文化。一个曾有着“球霸”称号的球员,也居然对文化心心念念,可见文化的确是中国足球的短板。

而里皮在卸任中国国家队主帅后也感叹,“中国足球缺真正的足球文化”。

如果翻译没有出错的话,那么我们可以认为,里皮并没有说中国没有足球文化,只是觉得中国足球文化的存在、传承、创造和发展是不足的。

事实上,文化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玄虚。比如,巴西的孩子可以随便在街头踢球,日本有足够多的足球场供孩子们踢球,这都是足球文化。

文化,也需要时间来积累。我们的足球俱乐部只有20多年历史,自我造血能力不足,只能靠企业养着,所以改个名字,才那么痛苦而艰难——据说河南球迷,为留住“建业”,还上演了集体下跪的场面。

敢情这都是“文化”惹的祸。

当然,打死我都不相信,改个名,就能让中国足球变得有文化。道理正如甲A变成中超,也并未能让联赛有实质性提高。但俱乐部中性名,既然是国际潮流,那就不妨改一改。

我也绝不相信鲁能、国安、建业这样从一开始就投资足球的企业,会因此不再支持俱乐部。能26年如一日,支持一个城市的足球,那是真爱。这样的真爱,应该是经得起考验的 。

中国足球需要做的事情太多,“改名令”既然定了,大家就认真去做,不必各怀心事,甚或阳奉阴违。以后有好的名字,也不妨再改过来,这不丢面子。

中国足球,还害怕没面子吗?

(原标题:《都是“文化”惹的祸》。编辑 金卓帆)